人间草木

汪曾祺 2019-04-21 ~ 05-13 摘录 2021-02-21 整理

  1.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,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。

  2. 如果你来访我,我不在,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,它们很温暖,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。

  3. 都说梨花像雪,其实苹果花才像雪,雪是厚重的,不是透明的。梨花像什么呢?——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。

  4. 看见过马吃梨的人大概不多。吃过梨的马大概也不多。

  5. “小萝卜去皮,真是煞风景!”(红皮小水萝卜一杨花萝卜)

  6. 南京夫子庙卖油炸臭豆腐干用竹签字串起来,十个一串,像北京的冰糖葫芦似的。

  7. 夏天连阴雨天,则有卖煮豌豆的,整粒的豌豆煮熟,加少量盐,搁两个大料瓣在浮头上,用豆绿茶碗量了卖。......想起煮豌豆,就会叫人想起北京夏天的雨。

  8. 豇豆米老后,表皮光洁,淡绿中泛浅紫红晕斑。瓷器中有一种“豇豆红”就是这种颜色。曾见一豇豆红小石榴瓶,莹润可爱。中国人很会为瓷器的釉色取名,如“老僧衣”、“芝麻酱”、“茶叶末”,都甚肖。

  9. 蔬菜的命运,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,有其兴盛和衰微,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。

  10. 草木虫鱼,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。对草木虫鱼有兴趣,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。

  11. 他们捡构杞子其实只是玩!一边走着,一边捡构杞子,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,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,两个老孩子!人老了,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。看来,这二位中年时也是很会生活,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,他们为人一定很好,很厚道,他们还一定不贪权势,甘于淡泊。夫妻间一定不会为柴米油盐、儿女婚嫁而吵嘴。

  12.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,它的颜色是深沉的。

  13. 那棵龙瓜槐是我一个人的。我熟悉它的一切好处,知道哪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。

  14.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,横七竖八一躺,浑身爽利,暑气全消。看月华,月华五色晶莹,变幻不定,非常好看。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,谓之“风圈”,近几天要刮风。

  15.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,梧桐是秋的信使......其实只是桐叶易落,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“物性”。

  16. 穷家过年,也要有一点颜色。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。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,或用大萝卜一个,削去尾,挖去肉,空壳内种蒜,铁丝为箍,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,蒜叶碧绿,萝卜皮通红,萝卜缨翻卷上来,也颇悦目。

  17.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,不是怀人,不是思乡。

  18. 四周山色临窗秀,一夜溪声入梦清。

  19. 我承认泰山很雄伟,尽管我和它不能水乳交融,打成一片;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,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。

  20. 塔松带来了湿润,带来了一片雨意。树是雨。

  21. 戈壁上时常见到幻影,远看一片湖泊,清清楚楚。走近了,什么也没有。幻影曾经欺骗了很多干渴的旅人。幻影不难碰到,我们一路见到多次。

  22. 绿洲很大,绿洲是人居住的地方。绿洲意味着人的生活,人的勤劳,人的生老病死,喜怒哀乐,人的文明。

  23. “恻隐之心”,跟儒家思想有些关系......怜悯在某种意义上是侮辱。

  24. 松之奇者,大都伤痕累累。中国松是中国历史、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所形成的。中国松是按照中国画的样子长起来的。

  25. 美国公园只是一大片草地,很多树,不像北京的北海公园、中山公园、颐和园,也不像苏州园林。没有亭台楼阁、回廊幽径、曲沼流泉、兰畦药圃。中国的造园讲究隔断、曲折、借景,在不大的天地中布置成各种情趣的小环境……公园,在中国是供人休息、漫步、啜茗、闲谈、沉思、觅句的地方。

  26. 也有叫“逃警报”或“躲警报”的,都不如“跑警报”准确。“躲”太消极,“逃”又太狼狈。唯有这个“跑”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,最有风度,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。

  27. 我们这个民族,长期以来,生于忧患,已经很“皮实”了,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,都用一种“儒道互补”的精神对待之。这种“儒道互补”的真髓,即“不在乎”。这种“不在乎”精神,是永远征不服的。

  28. 冯先生说他教他的孙女念这首词,他孙女把“吴山点点愁”念成“吴山点点头”。

  29. 一切科学,到了最后,都是美学。

  30. 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,也是最快乐的时候。凝眸既久,欣然命笔,人在一种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,这样的时候,真是“虽南面王不与易也”。写成之后觉得不错,提刀却立,四顾踌躇,对自己说:“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!”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