📚
Reading Notes
  • Introduction
  • Part 1
    • 美国宪政历程
    • 看见
    • 重新发现社会
    • 文化和价值
    • 荒原狼
    • 观念的水位
    • 刀锋
    • 一个人的村庄
    • 其他
  • Part 2
    • 悦读经典计划
    • 看不见的城市
    • 美的历程
    • 乡土中国·生育制度
  • Part 3
    • 城门开
    • 南京传
    • 古都·雪国
    • 查令十字街84号
    • 草莓人生
    • 四个春天
    • 有如候鸟
    • 不识字的人
    • 雨
    • 大雪将至
    • 云边有个小卖部
    • 是枝裕和人间三部曲
    • 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
    • 平凡的世界
    • 爱的24则运算
    • 金阁寺
    • 读诗札记 : 夏目漱石的汉诗
  • Part 4
    •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
    • 失物之书
    • 博尔赫斯全集·诗歌卷
    • 病隙碎笔
    • 疑问集
    • 花与舌头
    •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
    •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
    • 古诗词摘抄
    • 宴后
    • 我与地坛
    • 泰戈尔诗选
    • 文史补录
    • 苏菲的世界
    • 普希金诗选
    • 人间草木
    • 围城
    • 文化苦旅
    • 西川的诗
    • 云雀叫了一整天
    • 我以为,能与你到老
    • 草叶集
    • 沙之书
    •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
    • 食指的诗
    • 青春诗会·三十年诗选
    • 深浅·西川诗文录
    • 骆一禾的诗
    • 海子的诗
    • 骆一禾 海子 兄弟诗抄
    • 鼠疫
    • 木心诗选
    • 舒婷的诗
    • 顾城的诗
  • Part 5
    • 余光中文集
    • 我们仨
    • 巨鲸歌唱
    •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
    • 张枣的诗
    • 昌耀的诗
    • 当诗歌忘记我们
    • 当我终于变得沉默
    • 在夜晚的高原上
    • 落在纸上的雪
    • 千只鹤 波千鸟 伊豆的舞女
    • 挪威的森林
    • 且听风吟 1973年的弹子球 寻羊冒险记
    • 舞!舞!舞!
    • 在黄昏起飞
    • 海边的卡夫卡
    • 倾城之恋
    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
    • 百年孤独
    • 德米安
    • 玻璃球游戏
    • 刚刚
    • 谷川的诗
  • Part 6
    • 1Q84
    • 丰饶之海
    •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
    • 国境以南,太阳以西
    • 斯普特尼克恋人
    • 红玫瑰与白玫瑰
    • 半生缘
    • 小团圆
  • Appendix
    • Python Script for Extracting Clippings
    • Bash Script for Processing OCR Outputs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1. Part 4

苏菲的世界

[挪威] 乔斯坦·贾德 2019-02-03 ~ 13 摘录 2021-02-19 整理

  1. “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,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。”她想。然而,同样的,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情时,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要死去的事实。

  2. 我们知道这世界不全然是魔术师妙手一挥,掩人耳目的把戏,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,我们是它的一部分。事实上,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。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的不同是: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。我们则相反。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,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。

  3. 最棒的是她可以用积木组合任何东西,然后又可以把它们拆开,再组合别的东西。 //德漠克里特斯原子论

  4. 借着假装无知的方式,苏格拉底强迫他所遇见的人们运用本身的常识。这种装傻、装呆的方式,我们称为“苏格拉底式的反讽”。这使得他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。

  5. 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,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“真”,永远“善”,永远”美”的事物上。

  6. “在物质世界的背后,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。他称这个实在存在为‘理型的世界’(模子、蓝图…),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模式。”这种独树一帜的观念我们称之为“柏拉图的理型论”。

  7. 我们对于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,只能有模糊、不精确的观念,但是我们却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……即使感官世界中所有的马都瘸了,“理型”马还会是四肢健全的。

  8. 柏拉图也相信,自然界所有的现象都只是永恒形式或理型的影子。但大多数人活在影子之间就已经感受到了心满意足。

  9. 人活在这个星球上是为了替每一样东西取名字。 //亚里士多德

  10. 你是苏菲,没错,但你同时也是某种广大无边的存在的表现。你当然可以说思考的人是你,或移动的人是你,但你也可以说是自然在透过你思考或移动。 //斯宾诺莎 磨镜片

  11. 你可以说感受是原创的,而“观念”(或省思)则只不过是模仿物而已,“印象”是在我们的心灵中形成“观念”的直接原因。 //休姆

  12. 休姆之所以不相信奇迹,只是因为他从未体验过任何奇迹。但他也从来没有体验过奇迹一定不会发生。

  13. 白球被黑球碰到后会移动的现象只是我们的期待,并不是天生就会这样。我们出生时对这世界的面貌和世间种种现象并没有什么期待。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,我们需要慢慢去了解它。 //休姆 习惯性期待

  14. 我们之所以做出负责任的举动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理智发达的结果,而是因为我们同情别人的处境。 //休姆

  15. 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。......你也可以确定这些事物可以适用因果律,因为你的意识里就存在着这个因果律。 //康德

  16. 如果人类的脑袋简单得足以让我们了解的话,我们还是会愚笨得无法理解它。

  17. 虽然我们所做、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是从他而来的(因为我们就是他),但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有关他的任何事情。我们是在那最里面的一个盒子里面。

  18. 哲学是世界精神的镜子。 //黑格尔

  19. 祁克果认为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“自己的存在”。而你无法在书桌后面体验自己的存在。唯有在我们行动——尤其是做出一些重要的选择——时,我们才和自我的存在有关联。

  20. 因为重要的并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,而是对你而言,它是否真实。......正因为它是非理性的,所以我才相信。如果基督教诉诉求的主是我们的理性,而不是我们的另外一面,那它就不叫做信仰了。

  21. 佛洛伊德所说的“潜意识”指的是那些被我们“压抑”的经验或想法,也就是那些我们努力要忘掉的“不愉快”、“不恰当”或“丑陋”的经验。如果我们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(或超我)所容忍的欲望或冲动,我们便会将它们埋藏起来,去掉它们。

  22. 萨特表示,一个东西只是在已(in itself)而人类却是为已(for itself)

  23. 你唯一注意到的事情就是他不在那儿。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,借以决我们所要感知的事物。 //萨特

  24. 一个真正哲学家永不说“永不”。

  25. 我们也是星尘。......当我们仰望天空时,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我的路。

Previous文史补录Next普希金诗选

Last updated 4 years a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