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色
[日] 三岛由纪夫 2025-06-01 ~ 12 摘录于北医三院 2025-07-09 整理
但是,这与其说是精神所构筑的面孔,毋宁说是被精神蛀蚀的面孔。这面孔有着精神的某种过剩,有着精神的某种过度暴露。
这些精神界的领袖人物,就像一群秃头鹦鹉,随时可以听命到任何场合去歌功颂德一番。
艺术家不得不伪装真情,和普通人不得不伪装真情,两者的目的可以说恰恰相反。艺术家为显示而伪装,普通人为隐蔽而伪装。
毋宁说她们具有大理石一般的肉体。她们那种易于倦怠的恋情,犹如午后的阳光照射雕像投下的模糊的影子。
桧俊辅一概憎恶世界上俊美的青年,但是美强使他沉默。首先,他有将美和幸福忽而结合在一起考虑的恶癖,因而,使他的憎恶保持沉默的,抑或不是这位青年无所挑剔的美,而是这位青年可能具有的完美无缺的幸福。
有一种游戏,把一幅画里的数十个小点结合在一起,就会忽然改变原画的意义,浮现另外一种影像。但是偶尔将最初的点数结合起来,只不过是无意义的三角或四角。
大城市总会有火灾的,总会有罪恶的。想用大火消灭罪恶,是困难的,连神仙都犯愁。抑或大火和罪恶平分秋色吧。所以,罪恶绝不会被大火烧尽,然而无辜却屡屡遭受大火的洗劫。
黑夜和白昼交接的纯洁的时间里,浮现着美青年雕像般的容颜,这瞬间的雕刻遂之化为永恒。这容颜为时间带来永远的形态,将某段时间的完整的美固定下来,从而使自身变为不朽。
她宛如一个水中捞月、追逐回声的人,以为抓住了,其实早已漂走;以为很远,其实很近。
如果把单纯的馈赠必须互相当成爱看待,那就只能认为是对馈赠这种纯粹行为不可避免的冒渎。每当重复这样的错误,总要品尝一次屈辱。战争就是被冒渎了的馈赠。战争是一场浩大的血淋淋的感伤。
他一往情深,因而丧失行为,一切都回归于精神,一切都还原为单纯的影像、单纯的比喻了。他本身就是精神性的,亦即肉体的比喻。
贫困唤起了她对生活的热情,几乎与此相同的热情又推动了恭子的生活。如果这也可以称作认真的生活,那么其中也包含与轻浮毫不矛盾的认真。不知窘迫的认真的生活,抑或更难寻到出路。
抛下痛苦中的妻子出外旅行回来,悠一并不奢望从妻子醒来的眼睛里得到什么。然而,他那习惯于被饶恕的一颗心却在渴望着什么,一种习惯于被信赖的无辜在梦想着什么。他的瞬间的感情,其实是一种几乎没有任何祈求、而且除了祈求再无其他办法可想的乞儿的感情……
青春的一滴水,必须立即结晶,成为不死的水晶。沙钟上半部分漏下来的沙子,将近完了的时候,下半部分就会堆起同样形状的沙子,和原来的上半部分一样。青春即将终了时,漏刻一滴一滴全部结晶,旁边必须迅速刻上不死的像。
Last updated